《佛說無量壽經》今譯
正宗分﹝如來淨土果﹞


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
?」佛告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
,其佛世界,名曰安樂。」阿難又問:「其佛成道已來,為經幾
時?」佛言:「成佛已來,凡歷十劫。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
、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合成為地。恢廓曠蕩,不
可限極;悉相雜廁,轉相間入。光赫煜爍,微妙奇麗,清淨莊嚴
,超踰十方一切世界。眾寶中精,其寶猶如第六天寶。又其國土
,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
佛神力故,欲見則見。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亦無四
時春、夏、秋、冬,不寒不熱,常和調適。」爾時,阿難白佛言
:「世尊!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佛語阿難:「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難
白佛:「行業果報,不可思議。」佛語阿難:「行業果報不可思
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之地,故
能爾耳。」阿難白佛:「我不疑比法,但為將來眾生,欲除其疑
惑,故問斯義。」

阿難對佛陀說:「法藏菩薩是不是已經成佛並進入涅槃呢?還是尚未
成佛?現今在哪裡呢?」佛陀告訴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
處於離這裡有十萬億佛土的西方,無量壽佛的世界名為『安樂』。」
阿難又問:「無量壽佛成道以來,經歷了多少時間?」佛陀說:「成
佛以來,已經歷了十劫。無量壽佛的國土,大地由自然而有的七寶包
括金、銀、琉璃、珊瑚、琥珀、陣磲、瑪瑙合成。地面開闊廣大而平
正,沒有邊際;寶物彼此混雜,輾轉交錯。光輝閃耀、微妙奇麗和清
淨莊嚴,超過十方一切世界。那裡的寶物是眾寶中的精華,猶如第六
天的寶物。那裡的國土沒有須彌山及金剛山等一切山,亦沒有大海、
小海、河溪、溝渠、水井和山谷。但由於佛威神力的加持,如果你想
看見那些景象,則可以出現在你的面前。那裡亦沒有地獄、餓鬼和畜
生這三惡趣,亦無八難。也沒有春、夏、秋、冬的轉變,經常都是不
寒不熱,溫和舒適。」這時,阿難再請教佛陀說:「世尊!如果那裡
的國土沒有須彌山,那麼四天王天及切利天依賴什麼而存在呢?」佛
陀反問阿難說:「夜摩天以至色究竟天依賴什麼而存在?」阿難回答
說:「那是行為業力所引起的果報,是不可思議的。」佛陀告訴阿難
:「行業果報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那裡的眾生具有功德
和善業之力,能安住於其行為業報之世界中,所以能夠如此。」阿難
對佛陀說:「對於這點道理,我沒有懷疑,只是為了將來的眾生,幫
助他們消除疑惑,所以提出這個問題。」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東方恆沙佛剎,南
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或有佛光照於七尺,或照一由旬
,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轉倍,乃至照一佛剎,是故無量壽佛號無
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
、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
月光佛。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
善心生焉。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
,壽終之後,皆蒙解脫。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曜十方,諸佛
國土,莫不聞焉。不但我今稱其光明,一切諸佛、聲聞、緣覺、
諸菩薩眾咸共歎譽,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
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為諸菩薩、聲聞之
眾所共歎譽、稱其功德;至其然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
歎其光明,亦如今也。」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
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佛陀告訴阿難:「無量壽佛的威神與光明是最尊貴和第一的,那是諸
佛的光明所不能及的。無量壽佛的光明可照耀一百尊佛的世界,亦可
照耀一千尊佛的世界,總而言之,可遍照東方有如恆河沙數的所有佛
國。其餘南方、西方、北方、東南方、西南方、東北方、西北方、上
方和下方的佛國,也可照耀。有的佛光所照耀的距離只有七尺,有的
一由旬,有的二、三、四、五由旬,這樣轉變加倍,至多也只能照耀
一個佛國。因此無量壽佛亦稱為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
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
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凡有眾生遇到無量壽佛的光明,貪
瞋癡煩惱都會消除,身心柔軟,歡喜雀躍,並生起向善之心。若有眾
生處於三惡道的極苦之地,見到無量壽佛的光明,都可以得到休息,
不再苦惱。到命終之後,都得到解脫。無量壽佛的光明熾盛,照耀十
方世界,諸佛國土沒有不聽聞的。不但我現在稱讚其光明,一切諸佛
、聲聞、緣覺和所有菩薩都一起讚歎稱譽。若有眾生聽聞無量壽陀佛
的光明、威神和功德,並以至誠心日夜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及演說其
功德,毫不間斷,那麼就能夠依從自己的意願,往生到極樂國土,獲
眾多菩薩和聲聞聖眾所共同讚歎稱譽,稱許其功德。到最後證成佛道
的時候,又普遍為十方世界諸佛菩薩讚歎其光明,亦如現在讚歎無量
壽佛一樣。」佛陀說:「無量壽佛的光明威神是最崇高、殊勝和美妙
的,即使我日以繼夜說一劫的時間,也未能說盡。」


佛語阿難:「又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汝寧知乎?假
使十方世界無量眾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聲聞、緣覺,都共集會
,禪思一心,竭其智力,於百千萬劫悉共推算,計其壽命長遠之
數,不能窮盡,知其限極。聲聞菩薩、天人之眾,壽命長短,亦
復如是,非算數譬喻所能知也。又聲聞、菩薩,其數難量,不可
稱說。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陀告訴阿難:「無量壽佛的壽命很長,不可計算。你難道知道嗎?
假使十方世界的無量眾生都得到人身,又全部修成聲聞或緣覺,共聚
一起,專注一心,盡其智力,用百千萬劫的時間共同推算,計算無量
壽佛的壽命長度,亦不能窮盡,那是無法知其極限的。極樂世界中的
聲聞和天人聖眾的壽命長度,亦是這樣,那不是藉計算或譬喻所能夠
知道的。又那裡的聲聞和菩薩的數目,也難以計量,不可稱說。他們
的神通和智慧都通透暢達,威神力量自在無礙,能於一掌之中握持一
切世界。」


佛語阿難:「彼佛初會,聲聞眾數不可稱計,菩薩亦然。能如大
目犍連,百千萬億無量無數,於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滅度,悉
共計校,不能究了多少之數。譬如大海,深廣無量。假使有人析
其一毛,以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渧,於意云何?其所渧者,
於彼大海,何所為多?」阿難白佛:「彼所渧水比於大海,多少
之量,非巧曆算數言辭譬類所能知也。」佛語阿難:「如目連等
,於百干萬億那由他劫,計彼初會聲聞、菩薩,所知數者猶如一
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佛陀告訴阿難:「在無量壽佛的初次法會中,聲聞眾的數目不可稱說
和計算,菩薩眾的數目也是這樣。即使有百千萬億無量無數好像大目
犍連一樣的聖眾,用無量億億劫以至達成涅槃那麼長的時間,共同計
算,終亦不能明瞭他們的數目。譬如有一個大海,其深廣無量。假如
有人把一根汗毛分為一百分,再以其中一分來沾取一滴海水,你認為
如何呢?他所沾的一滴海水,與那個大海的人比較,何者更多呢?」
阿難說回答佛陀說:「他所沾的一滴海水與大海的人比較,一多一少
的數量,不是藉巧妙的曆算、數學、言辭或譬喻所能夠知道的。」佛
陀告訴阿難:「好像目犍連一樣的聖眾,用百千萬億億劫的時間,計
算那初次法會中的聲聞和菩薩的數量,他們所知道的好比一滴海水,
而不知道的好比大海的水。


「又其國土,七寶諸樹,周滿世界。金樹、銀樹、琉璃樹、玻璃
樹、珊瑚樹、瑪瑙樹、硨磲樹。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
共合成。或有金樹,銀葉華果;或有銀樹,金葉華果;或琉璃樹
,玻璃為葉,華果亦然;或水精樹,琉璃為葉,華果亦然;或珊
瑚樹,瑪瑙為葉,華果亦然;或瑪瑙樹,琉璃為葉,華果亦然;
或硨磲樹,眾寶為葉,華果亦然。

「又無量壽佛的國土,有以七寶合成的眾多寶樹,遍佈整個極樂世界
。有金樹、銀樹、琉璃樹、玻璃樹、珊瑚樹、瑪瑙樹和硨磲樹。有的
寶樹由兩種寶物、三種寶物以至七種寶物轉換共同合成。有的寶樹以
紫金為枝幹,以白銀為樹葉花果;有的寶樹以白銀為枝幹,以紫金為
樹葉花果;有的寶樹以琉璃為枝幹,以玻璃為樹葉,花果亦是玻璃;
有的寶樹以水精為枝幹,以琉璃為樹葉,花果亦是琉璃;有的寶樹以
珊瑚為枝幹,以瑪瑙為樹葉,花果亦是瑪瑙;有的寶樹以瑪瑙為枝幹
,以琉璃為樹葉,花果亦是琉璃;有的寶樹以硨磲為枝幹,以多種寶
物為樹葉,花果亦包括多種寶物。


「或有寶樹,紫金為本,白銀為莖,琉璃為枝,水精為條,珊瑚
為葉,瑪瑙為華,硨磲為實;或有寶樹,白銀為本,琉璃為莖,
水精為枝,珊瑚為條,瑪瑙為葉,硨磲為華,紫金為實;或有寶
樹,琉璃為本,水精為莖,珊瑚為枝,瑪瑙為條,硨磲為葉,紫
金為華,白銀為實;或有寶樹,水精為本,珊瑚為莖,瑪瑙為枝
、硨磲為條,紫金為葉,白銀為華、琉璃為實;或有寶樹,珊瑚
為本,瑪瑙為莖,硨磲為枝,紫金為條,白銀為葉,琉璃為華,
水精為實;或有寶樹,瑪瑙為本,硨磲為莖,紫金為枝,白銀為
條,琉璃為葉,水精為華,珊瑚為實;或有寶樹,硨磲為本,紫
金為莖,白銀為枝,琉璃為條,水精為葉,珊瑚為華,瑪瑙為實
。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準,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
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官商,
自然相和。

「有的寶樹以紫金為根,以白銀為幹,以琉璃為枝,以水精為條,以
珊瑚為葉,以瑪瑙為花,以硨磲為果實;有的寶樹以白銀為根,以琉
璃為幹,以以精為枝,以珊瑚為條,以瑪瑙為葉,以硨磲為花,以紫
金為果實;有的寶樹以琉璃為根,以水精為幹,以珊瑚為枝,以瑪瑙
為條,以硨磲為葉,以紫金為花,以白銀為果實;有的寶樹以水精為
根,以珊瑚為幹,以瑪瑙為枝,以硨磲為條,以紫金為葉,以白銀為
花,以琉璃為果實;有的寶樹以珊瑚為根,以瑪瑙為幹,以硨磲為枝
,以紫金為條,以白銀為葉,以琉璃為花,以水精為果實;有的寶樹
以瑪瑙為根,以硨磲為幹,以紫金為枝,以白銀為條,以琉璃為葉,
以水精為花,以珊瑚為果實;有的寶樹以硨磲為根,以紫金為幹,以
白銀為枝,以琉璃為條,以水精為葉,以珊瑚為花,以瑪瑙為果實。
各類寶樹的行與行之間的距離相等,幹與幹之間彼此相對,枝與枝之
間互相對稱,葉與葉之間彼此相向,花與花之間相互順應,果實與果
實之間一一對應。豐富的色澤光明照耀,令人目不暇給。清風應時而
起,枝葉相擊發出各種音聲,微妙的聲調自然而發,彼此和應。


「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
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輪寶
,眾寶之王,而莊嚴之。周匝條間,垂寶瓔珞,百千萬色,種種
異變,無量光炎,照曜無極。珍妙寶網,羅覆其上,一切莊嚴,
隨應而現。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
,偏諸佛國。聞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耳根
清徹,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嘗其味,身觸其光,
心以法緣,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六根清徹,無
諸惱患。阿難!若彼國土天人,見此樹者,得三法忍:一者音響
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
力故,滿足願故,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

「又無量壽佛的道場有寶樹,樹高四百萬里。其樹幹周圍長五千由旬
,枝葉向四方伸展達二十萬里,全都由眾多寶物自然合成。又以月光
摩尼和持海輪寶──眾寶之王──加以裝飾。於枝條與枝條之間,懸
垂著由寶物造成的瓔珞,呈現出百千萬種色彩,千變萬化,發出無量
的光輝,照耀範圍無邊無際。又以珍妙的寶網覆蓋於寶樹之上,一切
莊嚴都隨著眾生的心念而顯現。微風慢慢流動,吹拂著寶樹的所有枝
葉,演奏出無量的妙法音聲。那些音聲向外流布,遍傳一切佛國。凡
聽聞那些法音的眾生,都得到甚深的無生法忍,安住於不退轉的階位
上,直至成佛,耳根都能清淨明徹,不再遭受苦惱和憂患。如果眾生
的眼睛見到寶樹的形貌,鼻子聞到寶樹的芳香,口舌品嚐到寶樹果子
的味道,身體接觸到寶樹的光影,就會生起求法之心,並得到甚深的
無生法忍,安住於不退轉的階位上,直至成佛,六根都能清淨明徹,
沒有各種煩惱和憂患。阿難!如果那國土中的天人見到此寶樹,就會
得到三種境界:一是音響忍;二是柔順忍;三是無生法忍。這全都是
無量壽佛的威神力以及本願力﹝包括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和究竟
願等願力﹞的緣故。」


佛告阿難:「世間帝王有百千音樂,自轉輪聖王,乃至第六天上
,伎樂音聲,展轉相勝千億萬倍。第六天上萬種樂音,不如無量
壽國諸七寶樹一種音聲千億倍也!亦有自然萬種伎樂。又其樂聲
,無非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
一。

佛陀告訴阿難:「從世間帝王所享用的百千種音樂,到轉輪聖王以至
第六天王所享用的技樂音聲,後後勝於前前,前後相差千億萬倍。但
第六天上的萬種樂音,與無量壽佛國土的七寶樹所發出的一種音聲比
較,後者又勝於前者千億倍!在無量壽佛的國土中,還有自然而成的
萬種伎樂。這些樂聲全都是說法的音聲。那些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
雅,在十方世界的所有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其講堂、精舍、宮殿、樓觀,皆七寶莊嚴,自然化成,復以真
珠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露,覆蓋其上。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
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
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淨香潔,味如甘露。黃金池者,底白銀
沙;白銀池者,底黃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
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硨磲池者
,底瑪瑙沙;瑪瑙池者,底硨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
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其池岸上
,有旃檀樹,華葉垂布,香氣普熏。天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
牟頭華、分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無量壽佛國土的講堂、精舍、宮殿和樓觀,全都由七寶自然化成,
氣氛莊嚴,又以真珠及明明摩尼等寶珠所成的幔幕,覆蓋其上。宮殿
樓觀的內外左右,有很多浴池,其大小有十由旬,有二十、三十以至
百千由旬。每個浴池的長闊深淺,都各有適當的比例。具八種功德的
池水,湛然充滿其中,清淨香潔,味如甘露。黃金池的池底,鋪滿白
銀沙;白銀池的池底,鋪滿黃金沙;水精池的池底,鋪滿琉璃沙;琉
璃池的池底,鋪滿水精沙;珊瑚池的池底,鋪滿琥珀沙;琥珀池的池
底,鋪滿珊瑚沙;硨磲池的池底,鋪滿瑪瑙沙;瑪瑙池的池底,鋪滿
硨磲沙;白玉池的池底,鋪滿紫金沙;紫金池的池底,鋪滿白玉沙;
又有以兩種、三種以至七種寶物轉換共同合成。浴池岸邊有旃檀樹,
其花葉垂佈於池上,廣泛散發清香的氣味。池水上面有青色蓮花、紅
色蓮花、黃色蓮花和白色蓮花,多種色光互相輝映,瀰漫遍覆於水面
上。


「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
欲令至膝,即至於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
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煖,自
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寶沙映徹
,無深不照。微瀾迴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

「那裡的所有菩薩及聲聞,如果進入寶池,只要想池水浸沒足,水即
沒足;想池水至膝,水即至膝;想池水至腰,水即至腰;想池水至頸
,水即至頸;想池水淋身,水即淋身;想池水回復原狀,水即回復原
狀。要調和池水的冷暖,水也自然隨順眾生的意願。經沐浴後,心神
開朗和身體舒暢,所有煩惱都蕩除淨盡。池水清明潔淨,好像沒有形
體。池底的寶沙清澈映現,無論多深,也能照見。池水的微波緩緩旋
轉,互相激盪,水流安詳地慢慢消逝,不快不慢。


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
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
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
、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
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隨順三寶、力、無所畏、不
共之法,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無有三塗苦難之名,但
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極樂。

「波浪揚起無量的自然妙聲,隨順眾生的心意,想聽什麼都能聽聞。
或者聽聞佛聲,或者聽聞法聲,或者聽聞僧聲,或者聽聞寂靜聲、空
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
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以至甘露灌頂等等妙法音聲。如此種種
音聲,都能應眾生的心意而讓其聽聞,使眾生都感到無限喜悅。聽聞
之後,既能隨順清淨、離欲、寂滅和真實的義理,又能隨順三寶、十
力、四無所畏和十八不共法,亦能隨順神智慧兼具的菩薩和聲聞所修
行之道。那裡沒有三惡道及苦難的名稱,只有自然快樂的音聲,因此
其國名為『極樂』。


「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淨色身,諸妙音聲,
神通功德。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眾妙華香,莊嚴之具,猶第六
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金、銀、琉璃、
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諸缽,隨意而至。
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
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阿難!往生到無量壽佛國土的所有眾生,都具足這樣清淨的身體、
各種微妙的音聲及神通功德。他們所居住的宮殿、所享用的衣服和飲
食,以及供養諸佛所需的種種美妙花香和莊嚴之具,都如第六天的自
然之物。當他們想進食時,用七寶造成的器皿,自然展現在眼前;即
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和真珠所造成的器
皿,隨著意念而出現。百種美味的飲食,自然充滿於器皿中。雖然有
這些飲食,但實際上並無進食者,因為只要見到食物的色澤和聞到食
物的香味,即只在意念上進食,自然就會飽足。他們的身心都很柔軟
,對飲食美味並無貪著。當以意為食的事情完結後,一切都會消失。
下次想進食時,飲食器皿又再出現。


「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其諸聲 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 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 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無量壽佛的國土清淨安穩,充滿微妙的快樂,僅次於無為的涅槃境 界。那裡的聲聞、菩薩和天人,都是智慧高明和神通透徹的,且全屬 於同一類別,沒有形貌上的差異,只是順應其他世界的習慣,所以仍 有『天人』等名稱。他們的顏貌端正,超過他方世界的眾生,非常希 有;容貌和身相都非常微妙,不是天上人間所容易見到的。他們領受 自然虛無之身和無極之體。」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窮乞人,在帝王邊,形貌容狀,寧可類 乎?」阿難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邊,羸陋醜惡,無以為喻, 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所以然者,貧窮乞人,底極斯下,衣不蔽形 ,食趣支命,飢寒困苦,人理殆盡。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積財不 施,富有益慳,但欲唐得,貪求無厭。不信修善,犯惡山積。如 是壽終,財寶消散。苦身聚積,為之憂惱,於己無益,徒為他有 。無善可怙,無德可恃,是故死墮惡趣,受此長苦;罪畢得出, 生為下賤,愚鄙斯極,示同人類。所以世間帝王,人中獨尊,皆 由宿世積德所致。慈惠博施,仁愛兼濟,履信修善,無所違爭。 是以壽終福應,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茲福樂。積善餘慶,今 得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貴。儀容端正,眾所敬事。妙衣珍膳 ,隨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佛陀告訴阿難:「譬如世間有貧苦的乞丐,站在帝王身邊,他們的面 貌形態,難道可同屬一類嗎?」阿難回答佛陀說:「假如令這乞丐站 在帝王身邊,他定會顯得低下難看,難以形容,兩者相差百千萬億倍 ,無法計算。之所以如此,原因是貧窮乞丐的地位最低,衣不蔽體, 食物僅可維持生命,飢寒困苦,人情義理無法顧及。這都是由於前世 不培植善根,雖積聚了錢財,也不肯施惠別人,愈富有就愈吝嗇,只 想多得,貪得無厭。又不相信修善積德,所犯罪惡可堆積成山。到了 壽命終結之時,一切財寶都無法帶走。辛苦聚積的財寶,反而添加憂 慮和煩惱,這對於自己出離生死,沒有幫助,只成為他人的東西。既 沒有善根可憑,亦沒有功德可恃,死後因而墮入惡道,長期受苦;罪 報償還後,才離開三惡道,再出生於下賤階層,非常愚蠢鄙陋,只勉 強可作人類。世間帝王之所以於人中獨尊,是由於宿世積德所致的。 他們以慈惠之心廣泛施惠他人,又以仁愛之心兼濟眾生,守信行善, 不與別人對立和爭執。於壽命終結之時,得福德報應,升到善道。上 生於天道,享福樂。又有積善的餘德,再生為人,且生於帝王之家, 自然擁有尊貴。儀容端正,受到眾人尊敬。所穿的美麗依服和所吃的 珍貴食物,都能隨心所欲,這是宿世福德所致的,所以才能如此。」

佛告阿難:「汝言是也。計如帝王,雖人中尊貴,形色端正,比 之轉輪聖王,甚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轉輪聖王,威相殊 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醜惡,不得相喻萬億倍也。 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億倍不相類也。設第六天王,比無 量壽佛國菩薩聲聞,光顏容色,不相及逮,百千萬億不可計倍。 」
佛陀告訴阿難:「你說得對。即使如帝王,雖於世人之中享有尊貴, 但與轉輪聖王相比,則帝王又顯得鄙陋,正如那乞丐站在帝王身邊一 樣。轉輪聖王的威德和身相殊勝美妙,可稱天下第一,但跟忉利天王 相比,則又顯得醜劣,兩者相差萬億倍。假如忉利天王帝釋與欲界第 六天王相比,即使提升了百千倍,跟第六天王仍是屬於不同類的。假 如第六天王如果與極樂國土中的菩薩和聲聞相比,在光顏容色上即使 提升萬億倍,也是有所不及的。」


佛告阿難:「無量壽國,其諸天人,衣服、飲食、華、香、瓔珞 、繒蓋、幢幡、微妙音聲、所居舍宅、宮殿、樓閣、稱其形色、 高下大小,或一寶二寶,乃至無量眾寶,隨意所欲,應念即至。 又以眾寶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踐之而行。無量寶網,彌覆 佛土,皆以金縷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校飾。周匝四 面,垂以寶鈴。光色晃曜,盡極嚴麗。
佛陀告訴阿難:「在無量壽佛的國土中,所有天人的衣服、飲食、花 、香、瓔珞、繒蓋、幢幡、微妙音聲,所居住的舍宅、樓閣、形狀和 顏色的相稱、高下大小,或由一寶、二寶以至無量眾寶所成,全都隨 順天人的意欲,應其意念而立即出現。又以眾多寶物妙衣遍佈地上, 一切天人踐踏而行。無量的寶網瀰漫覆蓋整個佛土,網上有金絲、真 珠和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地互相裝飾。周圍四面又懸掛寶玲。 光明和色彩晃動照耀,極盡莊嚴和美麗。 「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 不疾。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 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 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又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 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隨舉足已 ,還復如故。華用已訖,地輒開裂,以次化沒,清淨無遺。隨其 時節,風吹散華,如是六反。 「自然的德風緩緩吹拂。其風和諧適中,不冷不熱,溫暖涼快柔和而 輕軟,既不慢亦不快。德風不僅吹動各種羅網及眾多寶樹,演奏出微 妙的音聲,還吹送萬種溫和雅正的香氣。凡聞到的人,他的一切煩惱 和習氣都自然不會生起。風一旦接觸到其身體,都會感到快樂,猶如 比丘得到滅盡見思煩惱的正定。德風又把寶樹的花朵吹散,飄落遍滿 整個佛土。依照不同的顏色,花朵依次排列,全無雜亂。花的質地柔 軟、光亮和潔淨,並散發出濃烈的芳香。踏足其上,即陷下去有四寸 之深,隨著提起腳來,它們又恢復原狀。花朵完成其功能後,大地立 即裂開,花朵依次埋入土中,地上清淨得不留痕跡。隨著不同的時候 ,風又再次吹起,花又再次散下,這樣一日循環六次。」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 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煒 燁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 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 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 道。」 「又有由眾寶所成的蓮花,佈滿整個極樂世界。每一寶花各有百千億
片花瓣。蓮花發放光明,呈現出無量種色光。青色的蓮花放出青光, 白色的蓮花放出白光,玄黃朱紫色的蓮花,所放出的光色亦是這樣。 輝煌燦爛,光明如同日月。在每一蓮花中,都放出三十六百千億道光 。在每一道光中,都現出三十六百千億尊佛,佛身紫磨真金色,形相 美好殊特。每一尊佛,又放出百千道光明,並廣為十方世界演說微妙 的佛法。這樣眾多的佛,各各接引無量的眾生安立於佛法的正道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