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療中一個很有用的概念:「如實處理」 我有一個個案,案主最近在她的心靈週記中提到一個概念──「如實處理」。我覺得這是一個在心療中很有用的概念,值得我們許多人學習。 在過去的交談中,我對案主提過,人生不會沒有問題或事情,當遇到時處理就好了。我的重點是不必在其中添加太多思緒,也就是不用想得過了頭。我沒有提過「如實處理」這四個字,這是她領會之後提出來的概念。 相信我們許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當遇到事情或問題時,把情況想得很壞,也就是想出很多不好的可能性──有些人在這方面的想像力是很豐富的,因而給自己帶來很多擔心憂慮,但結果並非如當初想得那麼差。可是,事情過後就忘了先前那種思維模式,以後遇到問題或事情時又再重複,一生都在擔心憂慮中度過。 有時事情或問題跟身邊的人有關,也會把情況想得很壞,甚至咬牙切齒好像不說得刺痛對方就不足夠。這種放大和誇張的言詞,除了嚇倒自己外,也增加了對方的緊張和憂慮,但結果那些想得很差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只是自己想得太極端罷了。 我們之所以想得極端和專向壞處想,背後往往源於充滿焦慮的心。這種心靈每當遇到問題或事情,就好像自動向壞處想,愈想就愈擔心,愈擔心就愈想,陷溺其中而不自知,一直被焦慮推著走。這樣對於處理事情或問題往往沒有好處,因為它會妨礙我們全面和客觀了解情況,以及作出適當的處理。即使沒有礙事,也會白擔心一場。 當我們被焦慮推著走時,最重要的是覺察。一旦覺察,我們就不再陷溺其中,我們就可以抽身出來,用「如實處理」這四個字來提點自己,問一下自己:「有沒有添加不必要的思緒?」「有沒有想得過了頭?」,從而返回如實處理的路上去。
•回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