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些基本輔導理念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心靈問題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每個個案的「心靈問題板塊圖」也是獨一無二的。不過,我所有個案的板塊圖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中心的板塊都寫著「我念重」三個字。 我念重是所有心靈問題的根源。不論主要的心靈問題是「自我低下感」、「扮演道德假想我」、「想全世界的人都喜歡自己」、「要求自己完美」,還是「覺得沒有人重視自己、關心自己、愛自己……」,全都源於我念。我念重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不一定表現為損人利己,自憐自戀也是我念重的表現。 我的輔導取向基本上屬心理動力取向。所謂「心理動力取向」,就是認定在心靈或人格的結構中包含互相衝突的力量,而這些力量存在不同的意識層面。心靈療癒與成長就是這些力量得到統合與調協。 我認為人這種「存在」主要受三股力量驅使:一是性慾;二是我念;三是成長的力量。如果我念過度強大,成長的力量難以發揮,性慾未能安放於適當的位置,那麼心靈問題就會十分嚴重。 心靈(或意識)的本質是創造與發展。我念重其實也是心靈的創造與發展的一種表達方式,只不過是誤入歧途罷了。佛教修行直接對付我念,但我覺得這是非常難行的,我寧願處理由我念衍生出來的具體心靈問題,以及引導成長的力量發揮作用。 具體的心靈問題得到處理,我念就會隨之減退,或者成長的力量逐漸引發出來,我念也會減輕。在輔導中,如何引發成長的力量呢?據我的體會,主要在於「接受性」,我愈接受案主,就會幫助案主自己接受自己,而心靈只有在寬容和不再跟自己過不去的狀態下,成長的力量才容易萌芽。 心靈問題得到梳理,成長的力量發揮出來,我念減輕,性慾安放於適當的位置,心靈就會療癒和成長。
•回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