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中的衝突 在輔導中,輔導者和個案都表現得「太好」,有時未必是好事,因為可能是雙方都太害怕衝突,盡量保持和諧的關係。不錯,表面看來,大家的關係是好的,但輔導卻不容易向前推進。 輔導中出現衝突,多數能夠把一些平時輔導見不到的東西暴露出來,比如輔導者和個案都更能夠接觸到對方的真實我,而雙方平時都可能被假想我的外衣或多或少地包裹著。就輔導來說,出現衝突,正是很難得的機會。然而,這不表示需要刻意製造衝突,其實也很難刻意製造。 衝突一旦出現,對輔導者來說,固然是向前推進的好機會,但同時也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如果處理得不好,輔導很可能就此告終。在衝突的情況下,雙方都很容易會停止聆聽,甚至會扭曲對方的說話,一切感知都要迎合自己的想法,凡不合心中想法的理由或證據,都會被忽略或曲解。總之,所做的都是要證實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理解對方的觀點。 我有一個個案,當輔導進行了七十多次時,因某事激發起她強烈的對抗心,她表示我的輔導不能給她療癒,因而要更換輔導者,她試過另外兩位輔導者後,最後回來繼續我們的輔導。經此衝突,再次輔導,我們都覺得方向更加確定,目標更加明確,而且向前推進得更好。 何能至此?我覺得於衝突之時,即使我心中不快,也能穩住自己的分寸,既不對抗,亦不討好,而以直心相對,這是很重要的,不然關係就會更差,但這也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其實在於彼此的輔導關係。 這位個案在換人之時,即使大家的關係很緊張,我們仍保持溝通,她仍不斷告訴我輔導的情況,我知道她心中仍然很重視我,而我又何嘗不重視她,我接受她的程度,我覺察到達最高級別,即除了尊重和關心外,還有喜歡。雖然當時我對她的某些表現感到不快甚至憤怒,但在我的心底裡,依然存在著一種喜歡。 輔導中出現衝突,其實也是考驗彼此輔導關係的時刻。 ( 順便一提,凡公開談及個案的文章,我都會事先給對方看看並徵得同意,才會貼出來。)
•回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