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街坊參與講座的演講體驗

今天,我到石排灣村萬隸甫夫人長者鄰舍中心,負責一個講座,分享我學習心靈療癒與成長的體會,以及跟參加者討論心靈健康的問題。

主持人事前問我會怎樣講,我說我愈來愈不喜歡一般的演講形式,就是只有我講,參加者只在聆聽,我較喜歡跟參加者交流。主持先生說或者預先找些人做媒,以防沒有人提問或發言,我說不需要這樣,我相信不會沒有人提問和發言,即使真的如此,這也是真實的情況,我會就這個情況跟大家談。我希望這是一次真實的交流和討論,而不是一次表演或演出。

當參加者陸續進入禮堂時,我送上《我念與成長》一書,心中不禁想到我是否需要調整一下今次所講內容的深度。我開始講了一會兒後,我告訴大家我先前想到調整深度的想法,並問大家是否覺得講得太深,回應是沒有問題,有人好像說人生經驗可以讓他們明白。不錯,即使我未能用很通俗的語言講,其實我也不必這樣,只要我講得夠清楚,而且舉出具體的例子,他們就會明白。

除了零星的一兩個外,整體來說,我發覺我所講的內容,差不多能夠凝聚所有人的注意力,根據我多年教書的經驗,發覺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尤其當中有人間或打岔,而仍能把大家的注意力挽回來,對此我已感到很滿意。

不僅如此,還有大約七、八人的眼神顯現出一種光彩,這是我以前教書時間或見到的,這是聽者得到啟發和有所領悟的表現。到完結時,這七、八個人中,有的走到我面前說謝謝,有的帶著笑容遠遠向我揮手,有的留下來再談一會,我心裡很明白這些人的感覺,這給我一種滿足感。

未開始前,有一個參加者拿著一片麵包給我,她好像說是某人自製的,中心的一位姑娘給我一張大紙巾,我包好放入我的小袋子裡,帶回家與太太分吃了。這就是長者街坊參與講座的演講體驗。

(2018年9月11日)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