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輔導中負能量的體驗 昨天我為一個個案做輔導,當時我坐的位置看不到時鐘,而只有對方看到,結果比原定兩個小時多出約二十分鐘。結束時對方說:「今次輔導的話題較輕鬆,所以超出時間我也沒有甚麼內疚感,如果話題較沉重,我就會有點內疚。」 我明白她的意思,她覺得如果話題較沉重,我會感到辛苦,她說我好像一塊海綿,把她釋放出來的負能量全都吸納了,如果還超出時間,她會感到不好意思。 過去也有人曾問我:「你平時接觸那麼多負面的訊息,豈不是吸收了很多負能量,不會對你有害嗎?」 不錯,多年以來,從文字輔導到個別輔導及小組輔導,我時常都接觸到負面的訊息,但我覺得對自己沒有造成負面的影響。我體會到此中關鍵是:我感覺到我所做的事是有意義的,即是我覺得接收了對方的負面訊息,正好幫助對方釋放心中的負能量,也就是能夠幫助對方的心靈療癒與成長。換句話說,當那些負面的訊息到達我的心靈後,都被「意義」所轉化,而負能量就散去了。 假如我不覺得所做的事是有意義的,而又不得不做,那麼負能量就會在心中不斷積存,長此下去,就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不僅如此,我接收的負能量(或加上我添加的負能量)會反彈到對方身上,也會給對方造成傷害。這時我就不是一塊海綿,而是一幅硬牆。 這也是我著重輔導雙方能否相應的一個理由,只有我真的心甘情願承接對方的負能量,那些負能量才不再是負能量,而對方的心靈才容易得到療癒與成長。
•回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