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輔導 最近我雖然投入學習素描,但我的生活重心仍是輔導。當我為我的正式個案做輔導時,我全情投入的程度,就跟投入素描一樣。學習素描暫告一段落,我想閒談一下輔導。 (一) 我一直用心於輔導要取得實際效果,我不想自己的輔導只是花拳繡腿,雖然好看但沒有什麼效用。真的能夠幫助個案的心靈療癒與成長,是我一直用心和想見到的事。 (二) 「一曝十寒」是孟子說的一句話,意思是:即使一種很易生長的植物,給它一日溫暖的陽光,接著寒冷十日,也很難生長。現在接受輔導的人,較密的也只是一星期面談一次大約五十分鐘,較疏的是兩星期甚至一個月才面談一次,這是否類似一曝十寒呢? 為改善這種情況,我正式做的輔導每星期面談兩個鐘頭,其餘時間可以繼續透過網上媒介溝通,還有每次輔導結束後,我會給個案一個輔導摘要,以延續輔導的效力,這樣就較能夠給個案多些陽光以抵禦寒冷。假如輔導了一年,所有摘要加起來就會成為一本書──為個案的心靈療癒與成長而寫的專書,以後重看也很有幫助。 (三) 不論文字輔導、個別輔導或小組輔導,我過去的輔導全是義務的,但近年來為了有點收入,我開始收費輔導,起初我擔心收費會削弱輔導的效力,但實行後我發覺收費輔導也有好處。 首先,願意付費接受輔導的人,通常會覺得自己真的有此需要,因而更加珍惜和重視。其次,有所得益也應付出,這正是心靈成長的表現。還有,付費可免除求助者有所虧欠的感覺。 (四) 我自己是一個經歷過心靈痛苦的人,我很願意給有需要的人一點幫助,但我不是所有人都為他做輔導的,因為我知道輔導之所以能夠有效,雙方一定要相應。我一旦與對方接觸,我很快就知道彼此能否相應。如果不相應,我不會為對方做輔導,以免浪費對方的金錢和時間。 (五) 「輔導」這個名詞可能有點嚇人,使人覺得需要接受輔導,一定有較嚴重的心靈問題,其實不一定是精神病者或情緒病者才需要輔導,有心靈或人生疑惑的人也可以接受輔導,找一個對心靈及人生都有較多體驗和認識的人深入談談,是一種快速提升這方面水平的方法。至於從事心靈輔導的人,有機會接受輔導,也是很有用的經驗。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就說自己過去曾接受較長時間的輔導。 (2017年1月16日)
•回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