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經驗都是心靈加工的結果

前陣子,我在輔導小組談到一些觀念:

我們自出生後,即與外界接觸,因而見到周圍的人事物,並且有各種想法,也有各種情緒感受,這些所見所思所感的經驗,構成了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一生,就是由一連串的經驗內容構成。

我們很容易就認為所有經驗內容,都是由外界的人事物導致的,而往往忽略了中間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我們的心靈,其實我們的一切所見所思所感,都沒有離開過我們的心靈,也就是說,一切經驗內容都是我們心靈加工的結果。

外界(人事物)→ 心靈(加工)→ 經驗(所見所思所感)

如果我們不滿意自己的經驗,比如時常感到抑鬱或焦慮,就心靈的療癒和成長方面著眼,我們主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靈。雖然改變外界的人事物也可能有幫助,但外界未必是我們所能改變的,而且最後對外界的所見所感所思,仍與我們的心靈有關。還有,如果我們的抑鬱或焦慮,主要來自我們的心靈,而非外界的人事物,那麼對應和解決問題的做法,應是調整自己的心靈,而不是改變外界的人事物。

心靈的核心部分是思想或信念系統。要調整我們的心靈,就必須調整有問題的思想或信念,也就是要尋出那些限制我們未能過有意義和快樂生活的信念,加以轉化,我們的經驗才會逐漸改變。

有問題的信念可稱為「限制性信念」,比如「這個世界充滿危險」、「人是不可信任的」、「人性是醜惡的」、「做人是很苦的」、「我經常都遇到不幸的事」、「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周圍的人都不喜歡我」等等,都會限制了我們的人生。

我最近和一個患精神分裂症的人交談,我真切體會到他的想法、情緒和行為,跟他內心那些牢不可破的信念有密切關係。如果這些信念不改變,我覺得他的病情難以好轉;如果這些信念改變了,我相信有些症狀會很快減輕或消失。

由於我們一直生活於那些限制性信念當中,也就是認同了那些信念,即使我們一直被它們限制了自己的人生,我們也很難感覺到,尤其是那些比較不明顯的信念,就更不覺察了,反而跟我們有深入接觸的人,可能會較易發現。在這個小組內,我們正可以互相幫助,彼此提點。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