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主要由事情還是心靈引起? 在我們的一生中,除了有正面情緒外,還有負面情緒,這是很正常的。比如我們遇上地震會感到恐懼,在等待腫瘤化驗期間感到憂慮,在演講前感到緊張等等,這都是人之常情,沒有問題。但如果負面情緒主要並非由事情引起,也就是說,在社會文化相同的一般人看來,那些事情都不足以引起負面情緒,而我們卻有很大的情緒反應,就很可能由我們的心靈本身導致了。即是說,我們的心靈本身很可能失衡或有些問題。 我以一個童年例子說明:我在大陸出世,兩歲時,胞弟、胞姊和父親先後因病去世,三歲那年,母親帶著我和胞兄來港,在舅父家中寄人籬下。後來難以繼續忍受這樣的生活,我讀小學時,我們母子三人離開舅父家,租一間小房子居住,那時靠母親到工廠取衣服回家縫紉,以及舅父每月一百元的資助來維持生活。我記得每當母親把縫紉好的衣服交回工廠時,我就非常擔心,恐怕她從此不再回來。雖然每次她都平安歸來,但是每次我依然擔心。最近我和兄長談起這事,原來他也有這種憂慮,我們一直都沒有提過。從事情本身來說,母親交回衣服沒什麼好擔心,但我當時卻憂慮不已,這就是心靈本身有問題。 這類主要由心靈本身引起的負面情緒,基本上與事情無關,但不明白的人卻從事情著眼,說沒有什麼好憂慮,這是沒用的,因為憂慮主要涉及的不是事情而是心靈本身。對於這種情況,要改變的不是事情而是心靈。
•回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