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療癒者 「醫生的自殺率比一般人高,而精神科醫生的自殺率又比其他醫生高。」這是我以前沒想到的,自從多年前我看了這項資訊後,一直引起我的興趣。 精神科醫生掌握較多的心理健康(或心理病態)知識,為何自殺率卻比一般人或其他醫生高呢?很多人想到的答案是:精神科醫生平日接觸很多精神病者和情緒病者,也就是接收了太多負能量,因而較易有自殺行為。 我同意上述原因與自殺率高有些關係,但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據我的體會,我認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一切都很平順或健康,即沒遇過什麼較大的心靈困擾,對於精神病、情緒病或心靈困擾這類問題,大多沒有特別興趣,即使選修醫科,也不會選精神科。即是說,選修精神科的學生,在修讀以前,他們本身大多已有某程度的心靈困擾,才吸引他們修讀。當中有些人後來逐漸解除了自己的困擾,有關經驗也有助於日後從事精神科的工作,但有些人卻始終未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加上後來的工作性質和壓力,因而導致自殺行為出現。換言之,有關精神科醫生自殺率高的原因,從事精神科工作前的因素大過工作後的因素。 由此引申,凡跟心靈問題有關的工作者,比如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員、心靈導師等等,之所以能夠真的投入工作中,大多是自己曾遇過某些較大的心靈困擾,才被吸引並投身到有關領域。如果自己沒有親身體驗,即使有機會在有關領域工作,也很難全情投入。試想,一個輔導員沒有在某程度上體驗過焦慮,你能夠真正了解求助者的焦慮並給予輔導嗎?所謂「受傷的療癒者」,其中一個意思是指所有具備療癒能力的人,都是在他過去的人生當中曾受過傷的人。
•回目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