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接受自己好的部分,當然不難,難就難在要接受自己不好的部分,這才是接受自己的重點所在。
怎樣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部分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人正由於不能接受自己不好的部分,因而一直感到煩惱和痛苦。對於很需要接受自己不好的部分的人來說,我覺得先要得到別人的接受,從而幫助他接受自己,似乎是很重要的一步;若沒有別人的接受,單憑一己之力,實在很難接受自己。不過,即使得到別人的接受,也不保證他就能夠接受自己不好的部分,因為他可以是完美主義者,即是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以致不能容許自己有不好的部分。
以上正是我個人的經驗之談。在過去幾十年來,我有幸得到很多人的肯定和讚美,但由於我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要求自己好像聖人一樣,因而始終未能接受自己。不知什麼原因,最近一年來,尤其最近幾個月以來,我發覺自己轉變了,能夠較大程度地接受自己,對於自己不好的部分,我已不太在意了,但又不是縱容那些不好的部分,只是更能以「平常心」來看待它們,即是沒有以前那麼執著,連帶我對別人不好的部分,都變得更為寬容和體諒,這方面我太太就最能感覺到。
我發覺當我接受了自己不好的部分,即是承認了自己不好的部分,這些不好的部分的力量就會減弱,只有我拒絕承認它們,即是不斷跟它們對抗,它們才會活躍和熾盛。也可以說,當我接受了自己不好的部分後,它們就會退居後位,成為我生命中的背景,而好的部分會登上台前,成為我生命中的主導。雖然不好的部分沒有消失,仍存在於我的生命之中,但它們對我已不做成什麼干擾了。不僅如此,我覺得不好的部分的存在,反而使我的生命更加豐盛,而且對好的部分還會帶來一點促進的作用。
我自從大學修讀哲學以來,對於求真或真實,就非常重視,甚至重視到執著的地步。以重視真實為基礎,後來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激發起我本具的道德良知,再加上受李元松先生(一位很真誠的求道者)著作的影響,漸漸培養出真誠這種性格特質。自那時起,十多廿年來,我不但不容許自己虛假不實,而且對於身邊以及周圍的人的虛假不實,也會感到很厭惡。
然而,近幾個月以來,我發覺自己較能接受虛假不實,也就是對於虛假不實沒有以前那種反感,假使我自己偶然有點虛假不實,也不會太在意,而且更能體諒到別人有時有些虛假不實,也是迫不得已的。我發覺我對虛假不實的接受,並不會削弱我一向以來具有真誠這種特質,反而使真誠這種特質多了一點寬容的意味,或者使真誠這種特質更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