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下所見的還是所想的?

我們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印象或想法,於作畫之時,當我們觀察到的與心中的想法不同時,為了符合我們認為「正確」的樣子,很容易就會依照心中的想法來繪畫。換言之,我們畫下來的是我們所想的而非所見的。

作者在《素描的訣竅》一書中,說明以上道理後,鼓勵我們若要成為一個畫家,儘管我們所見的與心中所想的多麼不同,也要有勇氣把所見的畫出來。我們要忠於自己的「純視覺」,不要把過去的印象和想法添加上去。

以上道理,我很明白,於輔導聆聽之時,我們正是要淘空自己的心靈,放下心中一切成見,聽到對方所說的話,而不是要聽到想對方所說的話。

女兒明天會給我一些素描鉛筆,但我很想做書中的第二個練習。我仍然用那支鉛芯筆,以左手的手指尖對著自己的眼睛,把所見到的畫出來。

我們很少從這個角度看自己的手,作者說我們所見的與我們預期的手的形狀可能不同,到底畫下來的是所見的還是所想的?這是一個富挑戰性的練習,我樂在其中,也完成了。

2016/10/11

 

目錄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