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為假想我是個奇特的心靈歷程 |
|
虛假理想化自我跟真實自我一樣,不同的人有很大差異,最常見的大概有兩種:一是具有權位成就,不但別人不敢再看輕自己,而且可以藉此來羞辱或攻擊別人,以報復過去所受到的屈辱;二是獲得名望讚美,成為人見人愛、車見車載以及萬人注目的焦點,一掃過去被人排斥、冷待或視為無物的感受。 以愛為生命核心的人,其假想我自然是個受眾人所愛以及能愛眾人的人,在他秘密的私人世界中,充滿著愛心滿滿、幸福滿滿的美麗畫面。重視靈性修養的人,其假想我自然屬於道德圓滿、境界高超之類的人物,當中又可分為道德假想我和宗教假想我。 著重學術探究的人,其假想我是個取得極高學術成就的人,全世界的著名大學都紛紛邀請他前來講學,或者至少也是當地著名大學的講師,廣受同行的尊重和讚美。 也有人本來的優點在於重情重義,這也是別人欣賞和喜歡他的地方,但他本人卻不重視,反而著重自己只屬平平甚至較弱的智能,其假想我就是個思考能力很高的人,並一直生活於這個假象之中。 我們的假想我,不論是真實我的誇大,即把本有的特質推到極致,或者是真實我的彌補,即補償本來較欠缺的特質,都總跟真實我有關,否則不可能成為我們所認同的假想我。 假想我最初只是我們心中的意象,但在不知不覺中卻化成我們的自我,甚至比真實自我更加真實,因為真實我不斷被壓制和疏離,而假想我卻愈來愈為我們所熟悉,而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原因是我們的真實我一直都很模糊和虛弱。 絕大多數化身為假想我的人,其假想我都無法實現,但極少數具備有關天賦和潛能的人,卻可以相當高程度地實現其假想我,所以不論在軍政界、工商界、演藝界、學術界、宗教界等領域,都可以存在著這樣的人:外表看來他們可以很正常,成就很高,但在內心深處卻有不為人知的部分。 化身為假想我是個奇特的心靈歷程,只有意識高度發展的人類心靈才會有,一頭牛或一隻狗沒有假想我吧,這亦為人類心靈成長之旅增加其複雜性和挑戰性。 (2021年3月2日)
|
|
•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