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自我中心

有精神官能症或心靈問題較嚴重的人,不時被別人批評為太過自我中心,指他雖然已是成年人,但還好像幼兒一樣。其實,這樣的批評並不準確,因為他的自我中心跟幼兒的不同,這種不同並非在量上或程度上不同,而是在本質上不同。

幼兒的自我中心是在真實自我的軌道上表現出來的,因為他了解和顧及別人的能力還未好好發展,所以一切只從自己出發。當他想媽媽陪自己玩時,不會想到媽媽現在是否很忙;當他想得到某件玩具時,也不會考慮媽媽是否覺得太貴。直到他能夠了解和顧及別人的感覺和想法,他的自我中心才逐漸減輕。

然而,有精神官能症或較嚴重心靈問題的人的自我中心,是一種在虛假理想化自我軌道上的強迫性表現。由於他受到假想我的形象、要求、指令、自負、防衛的驅使,以及受到跟真實自我的落差、衝突、疏離的折磨,還有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方法,因而只著眼於自己的感覺和想法,而不會理會別人。直到他的心靈得到調整和療癒,才能去除這種自我中心。

不過,有些屬於第二類自我中心的人,表面看來好像很無私,時時顧及別人,為別人而活,但他仍是一直以自我為中心,他仍是活在自己秘密的私人世界中,並沒有真的了解和顧及別人。

(2021年2月25日)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