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成功仍感空虛? |
|
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我們遇到不少困難和挫折,只要仍能保得住真實的自己,也就是依然能夠在真實自我的軌道上行走,縱使走得很緩慢,也總能夠逐漸形成一個真實的自我。 可是,如果困難和挫折太大,我們無法再以真實的自我存活下去,那麼不知從何時起,就會慢慢轉移到虛假理想化自我的軌道上去,當中有很多無奈和痛苦,因為這種軌道轉移帶有強迫性。 在虛假理想化自我的軌道上行走,雖然也含有「超越性」──人想超越自己,但其想超越自己是被迫的,跟在真實自我軌道上的自發性超越自己不同。然而,兩者所用的能量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誤用和正確使用而已。 還有,即使能量被誤用來實現虛假理想化的自我,也可以促使潛能的發揮,只不過這種被迫發揮是一種痛苦的經驗,即是潛能發揮本身的喜悅被苦澀的味道掩蓋了,而且潛能也難以充分發揮。 這正可以解釋為何有些人從外表看來很好,在某些領域很成功,亦得到別人的掌聲,但內心依然感到空虛,仍欠缺安全感和價值感,仍不斷需要別人的肯定,原因是依然在虛假理想化自我的軌道上行走,始終未能形成一個自肯自信的真實自我。 (2020年12月5日)
|
|
•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