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為情緒找出路? |
|
香港除了承受全球疫情的脅逼外,還要面對社會政治環境的轉變,對許多香港人來說,現正經歷雙重的壓力,持續下去,情緒可能會出現問題。 我的心靈自小就很敏感,到老不衰。我本身就可以作為一個探測器,在較早時候,我已經感受到社會氛圍給我帶來一種納悶和不舒暢的感覺。從我的輔導個案和認識的人當中,我亦感覺到有些人的焦慮或抑鬱情緒正在上升,這很可能是近期的誘因導致的。 怎樣為情緒找出路?以下提供三點可自行去做的方法,以作參考: 一、把困難和不利境況當作磨練和促使我們成長的功課。我們不能為所有遇到的困難負責,但我們可以為如何面對這些境況負責,也就是可以為自己選擇何種體驗負責。情緒問題之所以出現,除了長期遠因和近期誘因外,還跟我們的自由意志一次又一次選擇某個方向有關。我們與其不斷向悲慘的方向想,以致把自己推向情緒病的境地,不如持上述的看法,就更能使自己成長。也許這不是一個讓人欣慰的觀點,但至少對擺脫困境有重要的意義。 二、盡量把情緒抒發出來。無論什麼負面情緒,我們都要嘗試面對、承認和接受,否定、逃避和壓制只會使情況惡化。最好找到適合的聆聽者,對方只要聆聽和明白我們的感受,就有助於釋放壓力,當然對方懂得協助我們梳理情緒就更好。如果未能找到適合的聆聽者,我們把內心的情緒寫出來也是好的,或者用圖畫方式畫出來也可以。總之,要把情緒抒發出來,只在心裡想是沒有釋放作用的,有時愈想反而會愈差。 三、做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果條件許可的話,做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對許多人來說是很有效用的。每次至少做半小時,出一身汗,這不僅能緩解緊張和壓力,而且會刺激內啡?的分泌,內啡?是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能使我們感覺良好。如果你不習慣運動,初時要循序漸進,比如每週先做兩三次,以後才增加次數。只要我們持之以恆,慢慢就會體會更多好處。 當我們的心靈處於疲勞和衰竭的狀態,強烈的焦慮或抑鬱情緒就會反覆來襲,這時會感到很辛苦,但無論怎樣嚴重的情緒問題,只要適當處理,包括心靈輔導或有需要時加上藥物,據我的體驗,都是會好轉以至康復的。 (2020年8月4日)
|
|
•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