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處理焦慮再處理認知 |
|
我們長期承受超出負荷的壓力,即持續處於焦慮狀態中,心靈就會變得異常敏感,無論遇到大小事情,都很容易反應過大,也就是很容易向不好方面作過度的心靈加工,導致更加焦慮,因而繼續加工,結果陷入惡性循環當中,無法自拔,逐漸發展成各種焦慮症。 此中關鍵是心靈過度加工,這是焦慮症的本質。過度加工包括:專門向壞處想、災難化想法、把添加的想法當作事實、預先編織未來的不愉快情景、性惡陰謀論詮釋……這些都是思維認知上的偏差,認知療法就是要把這些偏差調整到適當點。 我認為思維認知偏差是焦慮症的根本因子,背後涉及整個信念系統。如果我們的思維認知正確,即使心靈很敏感,也不會推到焦慮症的境地,但如果我們的心靈已經很敏感,再加上思維認知上的偏差,出現焦慮症只是遲早的事。 然而,據我的體驗,對於太容易生起焦慮的人來說,在未處理好焦慮情緒時,認知療法的效用往往不大。也就是說,要先學會處理好焦慮的情緒,然後才調整偏差的認知。 (2020年2月22日)
|
|
•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