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

我偶然在網上看到一些資料,提到芬蘭人都有社交恐懼症,並以芬蘭人排隊相隔距離遠、休息用的椅子也是零星排列的單人座作為例證,這引起我的好奇,上網再搜尋有關資料,結果發現更多類似的說法。

不過,我在網上有也看到其他資料:芬蘭是一個高度已開發的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在聯合國公佈的《世界幸福感報告》中,芬蘭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排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芬蘭人真的都有社交恐懼症嗎?我沒有順著這個問題繼續探究,因為我初步覺得這些都是根據芬蘭人的某些民族性及社會文化,提出來引人注目的娛樂性說法,而非真的屬精神疾病的診斷。

社交恐懼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它並非只限於害怕見陌生人,還有其他社交場合或情境,例如害怕在公眾面前講話、害怕參加研討聚會、害怕跟權威人士交談、害怕工作時被關注、害怕在別人面前寫字、害怕當眾面紅、害怕使用公共廁所、害怕人多擁擠等等。如果只害怕一種社交場合或情境,屬特定性社交恐懼症;如果對大部分或所有社交場合或情境都感到害怕,屬廣泛性社交恐懼症。

其實,有不少人對於某些社交場合或情境都感到不喜歡和不自在,這未必可以歸入社交恐懼症的範疇內。參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所列出的標準,凡對某些社交場合或情境感到害怕,其程度給你帶來極大壓力和痛苦,使你很想逃避,以致影響了你學業、工作或其他重要關係,已經持續六個月或以上,而你自己也知道這種害怕是過度或不合理的,才會被診斷為社交恐懼症。

(2020年1月22日)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