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又滑入「假想我」當中 |
|
把自己認同為完美的理想自我 ── 「假想我」,很可能是情緒病者最難以恢復平衡的人格失衡特徵。結果是「假想我」與「真實我」(真實的自己)不斷鬥爭,也就是說,情緒病者不斷跟自己過不去,並在人格內部不斷自我製造煩惱與痛苦。然而,這個不斷出現的心理過程,情緒病者自己往往是意識不到的。 比如,有一位情緒病者被告之以上道理後,似有所悟地說:「人就是這樣,總喜歡為自己製造『假想我』,以及自找麻煩。」接著他又說:「中學時期,我入了名校,由於周圍的同學很勢利,那時我開始形成自卑,以致後來發展成情緒病。但現在我已經解決了自卑的問題,那就是多欣賞自己,多感恩別人 ...」情緒病者就是那麼容易又滑入「假想我」當中!如果自卑問題真的解決了,現在就沒有情緒病了。經過分析,發現他對自己仍然有很多憎恨,對別人仍然有很多敵意,「多欣賞自己,多感恩別人 ...」其實只是完美的理想自我而已。 治療情緒病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讓情緒病者覺察和接受「真實我」,包括覺察和接受目前仍然時常把自己認同為「假想我」的「真實我」。
|
|
•目錄• |